①比強度(抗拉強度/密度)高(見圖),抗拉強度可達100~140kgf/mm2,而密度僅為鋼的60%。
②中溫強度好,使用溫度比鋁合金高幾百度,在中等溫度下仍能保持所要求的強度,可在450~500℃的溫度下長期工作。
③耐蝕性好,在大氣中鈦表面立即形成一層均勻致密的氧化膜,有抵抗多種介質(zhì)侵蝕的能力。通常鈦在氧化性和中性介質(zhì)中具有良好的耐蝕性,在海水、濕氯氣和氯化物溶液中的耐蝕性能更為優(yōu)異。但在還原性介質(zhì),如鹽酸等溶液中,鈦的耐蝕性能較差。
④低溫性能好,間隙元素極低的鈦合金,如TA7,在-253℃下還能保持一定的塑性。
⑤彈性模量低,熱導率小,無鐵磁性。
6.硬度高。
7.沖壓性差,熱塑性良好。
熱處理 鈦合金通過調(diào)整熱處理工藝可以獲得不同的相組成和組織。一般認為細小等軸組織具有較好的塑性、熱穩(wěn)定性和疲勞強度;針狀組織具有較高的持久強度、蠕變強度和斷裂韌性;等軸和針狀混合組織具有較好的綜合性能。
常用的熱處理方法有退火、固溶和時效處理。退火是為了消除內(nèi)應力、提高塑性和組織穩(wěn)定性,以獲得較好的綜合性能。通常α合金和(α+β)合金退火溫度選在(α+β)—→β相轉變點以下120~200℃;固溶和時效處理是從高溫區(qū)快冷,以得到馬氏體α′相和亞穩(wěn)定的β相,然后在中溫區(qū)保溫使這些亞穩(wěn)定相分解,得到α相或化合物等細小彌散的第二相質(zhì)點,達到使合金強化的目的。通常(α+β)合金的淬火在(α+β)—→β相轉變點以下40~100℃進行,亞穩(wěn)定β 合金淬火在(α+β)—→β相轉變點以上40~80℃進行。時效處理溫度一般為450~550℃。此外,為了滿足工件的特殊要求,工業(yè)上還采用雙重退火、等溫退火、β熱處理、形變熱處理等金屬熱處理工藝。
鈦管道、鈦焊接管道、鈦拼接三通、鈦拼接彎頭、鈦焊環(huán)、鈦異徑、鈦三通、鈦彎頭、鈦煙囪等。
鈦合金管主要是連接各類鈦設備的管道,用用于各種設備間物料流通,此管道具有鈦材的本身的耐腐蝕性,從而取代一般管道用于普通管道無法滿足需求的地方。一般Ф108以上均為焊接管道。
1. 在許多的介質(zhì)中具有優(yōu)良的耐腐蝕性
2. 密度小、強度高、設備重量小
3. 表面光潔、無污垢,污垢系數(shù)大大降低
廣泛用于化工、石油、冶金、輕工機械、儀表、發(fā)電、海水淡化、醫(yī)療器械、氯堿制鹽、電鍍、環(huán)保、銅業(yè)等行業(yè)。